top of page

氣候變化與未來建設發展趨勢 — 鄺旭暉

Updated: Sep 30, 2021

氣候變化與未來建設發展趨勢


作者:鄺旭暉


前言:已能觀察的氣候變化


2019年,歐洲迎來歷史上最熱的夏天,法國南部小鎮Gallargues-le-Montueux高溫更衝破了 45.9°C。截至6月底時整個歐洲已有10人因這次熱浪死亡。氣候變化不單只是全球的熱門話題,香港也不能置身事外。在2013年,瑞士再保險集團曾就全球616個城市或地區進行評估,報告指出珠江三角洲受天然災害威脅所帶來的潛在損失是在全球排名中的第三位,可見香港同樣面對著氣候變化的嚴峻威脅。


氣候是指在一段至少幾十年時間長所測量到的氣象平均值和轉變。全球氣候在許多方面正在迅速變化,從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所觀測的數據顯示,地球正在變暖。近幾十年來,無論是地面、對流層或是海洋中的溫度均有所增加,溫度最大升幅發生在接近極地的地方,特別是在北極,導致該處大多數地區的冰雪覆蓋率都在下降。加上因為較溫暖的空氣可以容納更多的水份,在大氣層中的水蒸氣正在增加,極端高溫和強降雨都有增加趨勢,海平面的高度也在上升。


單單是自然因素無法解釋氣候變暖的現像,研究發現,在過去的50年間若只計算自然因素(例如太陽熱能或火山爆發等),實際上反而會導致氣候輕微降溫,因此全球的大部分變暖都只能透過人類的行為來解釋,尤其是燃燒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和森林砍伐等,當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氮等都會將空氣中的熱量困住。


由於工業革命後溫室氣體的排放,預計地球會持續變暖,在未來的幾十年的情況會對氣候變暖的上升幅度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 (IPCC)於2018年10月的報告指出,自 19 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溫已經比工業時代前高約1°C。雖然在 2015 年簽訂的《巴黎氣候協議》中,各國同意將溫度提升限於2°C以內,並盡力將之限於1.5°C以下,但各國於《巴黎氣候協議》提交的減排目標,即使2030年後減排量的規模和目標定在非常進取的位置,也不會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 只有在2030年之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開始顯注下降,才能在2050年前達至防止溫升逾1.5°C的目標。


平衡的發展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同時,不能避免要從環境中提取資源。若適度開採,大自然系統會有自癒的能力。《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可見中國在古時已深明按時發展的重要。


創世記1章26節提到:「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當中的「管理」,原文有統治,轄制,監管的意思,這促使西方文化有一個傾向性要征服大自然。然而若細心思想創世紀2章5節:「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因此,行使統治的工作是由耕種開始,神的心意並非讓我們對衪的創造任意掠奪開採,相反地我們是要與神同工,經營和護理祂所創造的一切。


上世紀中期世界各地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開始加強,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所發表的報告《我們的共同未來》(又稱布倫特蘭報告)對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要維持經濟發展、社會共融及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並不是傾向或側重於某一方面。


民數記35章1-5節記載了神訂立了利未人的城的設立原則,要從所得為業的地中把一些城給利未人居住,也要把城四圍的郊野給利未人牧放牛羊、牲畜和所有的動物。利未人城的郊外範圍,是從城牆量起,四圍往外量一千肘。四方各以二千肘為邊界,城鎮的郊外範圍是利未人生產糧食的地方。有聖經學者提出這安排正是希望達至平衡可持續發展各元素的一個例子,因為數學上,若城鎮的面積越大,按這個規劃原則牧場的面積雖然也在增長,但由於郊外範圍永遠只是城牆外的一千肘範圍,郊外範圍的面積增長速度必定低於有人居住的城鎮中心。這意味著人口增長速度快於畜牧區。在這情況下,郊外範圍的糧食生產力必須增加,每個牧民都必須向更多的人提供食物,或讓更多的人口從事其他經濟活動。這正是透過城市規劃促使人們提高生產率的結構,為可持續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


可持續發展應該是今後世界上每一個操作的結構和思維模式,但實際運作上,如何在經濟發展、社會共融及環境保護三方面之間取得平衡卻需更多深入探索。根據研究,若按照現時世界各地政府所實行的政策及承諾,全球氣溫仍只能控制至比工業時代前高約2.7-3.7°C。要讓全球升溫低於1.5°C,同時又能滿足合理的社會發展,這需要包括企業,政府及社會各界進行更緊密的溝通與合作。我們需要更大的決心,並掌握如何能有系統地應對全球挑戰,並實現改變的方法。


未來形勢


在英國、美國、印度及新加坡都有設立辦事處的「未來論壇」(Forum for the Future)是一家註冊的非牟利組織,它們與企業,政府和民間社會合作,透過推動包括能源、食品、服裝、航運等關鍵系統的改革,加速推進可持續性的發展。在2019年2月發佈的報告中,它們從多個角度探討未來社會所面對的挑戰,由此提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其中由氣候轉變引發的主要包括兩方面:


1) 氣候難民


「未來論壇」認為我們正面臨著一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現時並沒有跡象顯示人們準備好一旦氣溫上升所引發的大規模遷徙。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預測氣候變化引起的全球遷徙人數會在2050年達至10億(即是9人中有1人)。「未來論壇」認為當移民增多,在社交媒體的影響加上氣候變化作誘因,容易導致民族主義政治的興起與民族間的矛盾,同時為滿足數十甚至數億難民的需要可能會轉移人們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注意力。因此,為了能減輕驅使人們離開家園的因素,非牟利組織,政府和企業可考慮合作引入一些有助當地社區提升應對氣候轉變的制度,例如透過科技提高生產力等。


世界各地的大規模移民,近年已有跡可尋。大量移民遷徙至歐洲尋求庇護,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東及非洲,雖然敍利亞、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國家近年不斷發生戰爭,是釀成逃難潮的觸發點,但全球暖化帶來的資源問題往往是導致地區衝突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研究顯示,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地中海東部持續升溫,土壤愈趨乾燥,而2007年至2010年期間,敍利亞受旱災重創,造成國內廣泛的農作物失收和出現大規模向城市中心遷移的居民,社會不穩直接激化內戰。


在中國,西北地區沙漠化的情況也正以每年約三千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迫使大量居住在沙漠邊緣的居民撤離。近年內地政府先後啟動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態工程,沙漠化土地的林草植被得到恢復和提升,不但如此,內地政府一直努力推動建立起防治沙漠化的國際機制,2016年6月,國家林業局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共同發佈《「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倡議》。 2017年9月,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期間,多個有關國家啟動「一帶一路」防治沙漠化合作機制,透過經驗分享、示範項目合作等,期望實現「一帶一路」區域內沙漠化的防治。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與氣候難民等問題,可以預期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多,而且也是必須的。


2) 生物多樣性減少


另一項「未來論壇」提出的警告,是生物多樣性將會顯注減少,其中一個證據是科學家們指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波多黎各的熱帶森林中昆蟲和昆蟲的生物量已經下降了60倍,而那裡的氣溫在這段時間上升了2℃。「未來論壇」提到我們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及吃的食物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平衡,生物多樣性減少會對氣候系統的應變反應能力減弱,因此阻止生物的損失是管理氣候變化,並維持人口生計的先決條件。促使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最主要因素是來自人類的食物供應系統。農業推動了地球上三分之一土地的轉變,並且是砍伐森林的主要原因,這兩者都代表著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農業發展還涉及大量的農藥和化肥,破壞食物網、土壤和水源。「未來論壇」認為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新理解自然系統以及其與人們之間的互動,並透過誘因來加強保護生物多樣性,例如研發再生農業、無森林砍伐的供應鏈等等。


近年,有關海洋生態的保育是最熱門的話題。根據聯合國2018年的報告,現時約有15%的陸地或內陸水域,以及7%的海洋是受到世界各國的環境法例保護,但5.6%的生態區域仍只有少於1%的保護區覆蓋率,或根本沒有保護,包括南中國海群島,路易斯亞德群島雨林和東安納托利亞落葉林,可見對海洋生態的保護仍有提升的空間。


在香港,一般填海項目在開展前都需要按法例要求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以確保工程項目不會對環境因素例如生態、水質等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近年本港的填海工程已開始透過新技術來減低對海洋生態的形響,例如大型填海項目如「三跑道系統」、「東涌新市鎮擴展」等,都會使用非浚挖的填海方式,避免傳統浚挖海床淤泥過程中所帶來的污染。同時也有其他防護措施,例如在放置填料時確保有足夠長度的海堤或圍堰包圍,避免填海過程對海洋造成污染。另一例子是環境保護署「綜合廢物管理設施」位於石鼓洲旁現正施工中的填海項目,由於工程地點屬於珊瑚群落地點,其環境許可證對工程開挖的範圍及放置填料的速度都有嚴格限制。


然而,社會上仍然有強烈聲音表達對填海工程影響環境生態的憂慮,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下達致社會共融的目標,這些聲音不容忽視。現時情況顯示政府仍需更多讓持份者有參與發表的空間,加強彼此的溝通,同時尋求在發展中加強保護環境的措施。在可見的將來,隨著公眾對生態保護的要識逐漸提高,與及日益短缺的自然資源,能夠平衡經濟發展、社會共融及環境保護三方面的空間必定會越見收窄,稍一處理不慎,隨之而來的必是社會的紛爭與矛盾。


結語:發展需要「良知」和「創新」


美國作家和設計師Mike Monteiro在2017年的一篇網誌曾寫到有關設計工作的倫理道德,對未來建設發展當走的路來說,別具意義:「……你在哪裡可以做美善的工作?答案非常明顯,但令人痛苦。就在你所在的地方。那就是你能做美善工作的地方……如果你想做美善的工作(我真的希望你這樣做),那就開始在你的日常工作中做。 開始自我發問你在建設甚麼,誰能從你的建設獲益,誰會因你的建設內容而受到傷害等問題……特別是如果你在社會層面建立一些東西,那麼可信性和安全是至關重要的。」


今天世界各國在面對氣候轉變方面,相應的措施仍未足夠,然而作出改變已是迫在眉睫,不單單因為惡劣情況正在加劇,而且因為氣候轉變的影響,加上社會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未來執行有效的行動只會變得更加困難。現今和未來的挑戰需要政府、投資者或負責發展的團隊透過「良知」和「創新」作出獨立的判斷,他們需要意識到他們的工作是涉及道德的,同時需要尋求新的思維和方法完善方案,推進發展時更需步步為營,務求尋找僅餘的空間顧及發展的可持續性。


環境局轄下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2019年6月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就「長遠減碳策略」展開全港性的公眾參與,以草擬長遠策略,履行《巴黎氣候協議》中規定的城市義務,將溫度提升限於2°C以內。期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尋找香港未來推行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點。


- 完 -


Footnotes


  1. Lukas Sundermann, Oliver Schelske, Peter Hausmann, 2014: “Mind the Risk: A global ranking of cities under threat from natural disasters”, Swiss Re’s Publication

  2. Huber, M., and R. Knutti, 2012: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warming inferred from changes in Earth’s energy balance”. Nature Geoscience

  3. “Global Warming of 1.5°C. An IPCC Special Report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f 1.5°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nd related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pathways, in the context of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response to the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orts to eradicate poverty” [Masson-Delmotte, V., P. Zhai, H.-O. Pörtner, D. Roberts, J. Skea, P.R. Shukla, A. Pirani, W. Moufouma-Okia, C. Péan, R. Pidcock, S. Connors, J.B.R. Matthews, Y. Chen, X. Zhou, M.I. Gomis, E. Lonnoy, Maycock, M. Tignor, and T. Waterfield (eds.)].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Geneva, Switzerland, 32 pp.

  4. 環境局,https://www.enb.gov.hk/tc/susdev/sd/index.htm

  5. The Theology of Work Project Commentary: Civic Planning for Levitical Towns

  6. 參考https://www.wri.org/blog/2015/11/latest-climate-commitments-how-much-will-world-warm-its-complicated

  7. Forum for the Future, “Driving Systems Change in Turbulent Times”. https://thefuturescentre.org/fos2019/

  8. Colin P. Kelley, Shahrzad Mohtadi, Mark A. Cane, Richard Seager, and Yochanan Kushnir, “Climate change in the Fertile Crescent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Syrian drought”, PNAS March 17, 2015 112 (11) 3241-3246; first published March 2, 2015

  9. UNEP-WCMC, IUCN and NGS (2018). Protected Planet Report 2018. UNEP-WCMC, IUCN and NGS: Cambridge UK; Gland, Switzerland; and Washington, D.C., USA.

  10. Mike Monteiro, “Ethics can’t be a side hustle”, https://deardesignstudent.com/ethics-cant-be-a-side-hustle-b9e78c090aee

Comments


bottom of page